古諾法國歌劇作曲家
2020/3/21 14:02:27www.wellthdesign.com點擊:3320次
法國歌劇作曲家-古諾
古諾出生在音樂世家,母親是一位優(yōu)秀的鋼琴師,也是他的啟蒙老師。古諾十八歲進入巴黎音樂院,三年後得羅馬大獎,去羅馬專心研習宗教音樂,回巴黎後在教堂當任管風琴師,當時曾立志終身服務神職,受訓兩年,學習許多哲學及文學的課業(yè),三十三歲創(chuàng)作一首莊嚴彌撒曲在英國倫敦演出,頗受愛樂者的讚譽。意外的他不久就改變了奉獻宗教的初衷,決心與其他的法國作曲家一樣的的寫大眾歡迎的通俗歌劇,即辭去教堂職務在劇院工作,擔任樂團指揮與寫合唱曲的職位,第一齣歌劇推出並不成功,古諾卻不氣餒一直寫作不輟,四十四歲1852年第四齣歌劇浮士德推出,劇本是人人熟悉的神話傳奇,劇中有動聽的抒情詠嘆調(diào),多情的戀愛二重唱,雄壯熱情的軍人大合唱,還安排了非常戲劇化而且氣氛懾人心魄的獄中一幕。推出以後立刻風模巴黎,有口皆碑,統(tǒng)計此後一世紀中,僅僅巴黎一定就演唱了兩千多場,而且場場爆滿,次次轟動;又曾翻譯為24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演出,其聲勢的盛大遠久,可謂是千古不朽之作。五十二歲應邀前往倫敦指揮皇家合唱團,並主持很多音樂活動,五年後回到巴黎,以後的十八年,又復專心寫宗教音樂,作品有數(shù)百首之多,1893年在巴黎逝世,享年75歲。古諾共作了十二齣歌劇,最著名的是浮士德、羅密歐與茱麗葉;此外有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;一首管樂交響曲目前軍樂隊中經(jīng)常演奏的; 還有一首幽默的交響小曲也頗為人知,曲名喪葬進行曲,顧名思義應該是非常悲傷哀悼的樂曲,不想演奏時各種樂器發(fā)出奇異詭怪的音樂,反始觀眾忍不住嬉笑起來。宗教音樂共數(shù)百首,包括許多聖詩合唱取與清唱劇,以莊嚴肅穆著名,其中一首至今家喻戶曉的聖母頌,歌詞是出自虔誠真摯的祈禱文,配合著如泣如訴的旋律,每次演唱時,聽者歌者皆自然的被激起了孺慕之情,其優(yōu)美純樸百餘年來一向是膾炙人口的,。古諾大膽借用巴哈所作平均律第一首前奏曲為伴奏,在合聲與旋律方面配合得天衣無縫,尤其藉這巴哈音樂的古雅風格,更陪襯出歌曲的崇高意境,令人感佩。
今日樂評家曾批評古諾的旋律太感情化,可是再一百多年前卻被認為太嚴肅太德國化;事實上,處於大眾都認為歌喉比劇情更重要的十九世紀中葉,作曲家亦皆是力求歌曲以感人取勝的。古諾遺留下來至今不朽的名曲,的確也非常能感人肺腑,使聆賞者用至不忘。